流量型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基本原理

  在城市化进程中,雨水管理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自然水文循环受到了显著影响,雨水径流的速度和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雨水资源,减少城市洪涝风险,同时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流量型自控式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应运而生。这种装置能够在雨水收集过程中自动控制初期雨水的弃流,从而确保收集到的雨水水质更为纯净,更适合后续的利用。

流量型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基本原理

  一、装置组成

  流量型自控式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的核心部件包括流量传感器、控制器、电动阀、信号及供电电缆,以及配水管路。这些部件协同工作,实现了雨水的智能化管理。

  流量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通过管道的雨水流量。它是装置的眼睛,能够精确感知雨水的流动情况,为控制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控制器:是装置的大脑,负责处理流量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参数控制电动阀的开关。控制器内部设有算法,能够根据累计流量和时间等条件做出决策。

  电动阀:是装置的执行机构,负责控制雨水的流向。当控制器发出指令时,电动阀会迅速响应,开启或关闭雨水通道。

  信号及供电电缆:负责连接各个部件,传输信号和提供电力。它们是装置的神经系统,确保各个部件能够协同工作。

  配水管路:是雨水的通道,负责将雨水从收集点输送到弃流点或储存点。配水管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雨水的流量、流速和压力等因素。

  二、工作原理

  流量型自控式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流量监测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平时,电动阀处于开启状态,雨水可以顺畅地通过。当降雨开始时,雨水径流进入流量传感器,传感器开始监测并记录雨水的流量。

  初期弃流阶段:雨水通过流量传感器后,继续通过电动阀从弃流管道排入小区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在这个过程中,流量传感器不断累计通过的雨水流量。当累计流量达到预设的阈值时,控制器会发出指令,关闭电动阀。这意味着初期雨水弃流阶段结束,后续的雨水将不再被弃流。

  雨水收集阶段:电动阀关闭后,雨水开始被收集到指定的储存设施中。控制器同时开始计时,记录雨水收集的时间。在这个阶段,流量传感器仍然继续工作,但主要是为了监测雨水的持续流动情况,以便在必要时提供数据支持。

  复位阶段:当控制器内部的计时器达到预设的复位时间间隔时,控制器会发出指令,打开电动阀。这意味着弃流装置重新进入初始状态,准备迎接下一场降雨。在复位阶段,流量传感器也会重新初始化,为下一次的雨水监测做好准备。

  三、多立管雨水收集系统中的应用

  在多立管雨水收集系统中,由于多个立管同时收集雨水,因此需要考虑如何高效地管理这些立管的初期弃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N个立管在同一时间达到弃流量的阈值。为了简化系统和降低成本,通常只在N个立管中的一个上面装设流量传感器。

  集中控制:当流量传感器所在的立管达到弃流量值时,控制器会将电动阀关闭的信号传输给各个立管上的电动阀。这样,所有立管的电动阀都会同时关闭,实现初期雨水的统一弃流。

  同步复位:在弃流装置到达复位时间时,控制器也会同时发出打开各电动阀的信号。这样,所有立管的电动阀都会同时打开,弃流装置重新进入初始状态,准备迎接下一场降雨。

  通过这种集中控制的方式,可以大大简化多立管雨水收集系统的管理复杂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时,由于只在其中一个立管上装设流量传感器,因此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和维护难度。

  四、总结

  流量型自控式雨水初期弃流装置是一种高效、智能的雨水管理工具。它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雨水的流量,实现了初期雨水的自动弃流和后续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多立管雨水收集系统中,这种装置可以通过集中控制的方式,简化系统管理复杂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雨水管理需求的日益增长,流量型自控式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城市更好地应对雨水带来的挑战,还能够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涌现,这种装置的性能和功能也将不断提升和完善,为雨水管理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0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